联系方式

  • TEL:【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FAX:【微信BGF0099】
当前位置: 大棚首页 > 大棚新闻 > 正文

菜农白明成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富农大棚 发布时间:2012-09-30 16:08:28

9月15日,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的设施蔬菜园区办公室,四五名村民正在和村委会主任王四保“交涉”着什么——原来他们是来“要棚”的。看到别的村民种植大棚蔬菜致富,他们前来“要棚”,也想当菜农。

致富有早有晚,这与眼光和机遇有关。与这几名村民相比,白明成无疑是幸运的。2009年,在村委会主任王四保的努力下,20个白色蔬菜温室大棚在三面环山的思西村建成。思西村位于阳曲县泥屯镇北5公里,背风朝阳,造就了光线充足、无霜期长的小气候,适合种植谷子、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靠蔬菜钢架大棚种植蔬菜就能挣钱?”面对这一新鲜事物,许多村民犹疑、观望。白明成却和老伴儿一商量,决定买上一个蔬菜大棚试试。

这一试,不要紧,竟然让白明成从世代土里刨食的庄稼人,过上了新式菜农的幸福生活。纯朴、精明的白明成算了一笔账:一个蔬菜大棚管六分地,一年收入最少可达3万多元,如果经营好,挣个5、6万元也不成问题。而一亩谷子地,即使收成好,一年最多也只有900元,也就是说,一个不到一亩的大棚,其一年的经济收益相当于种40亩谷子地的收入。换句话说,在一亩蔬菜大棚干一天农活儿挣的钱,相当于一亩谷子地一年的收成。

现在,54岁的白明成除了和老伴经营一个大棚外,还种植玉米和谷子,有近16亩地,“两相对比,感觉非常明显。玉米和谷子地,别看有十几亩,但都是靠天吃饭,季节性很强。年景好的话,每亩最多也收不到1000元,比起蔬菜大棚的效益,差得不知多少倍。”白明成接着说,“我们的蔬菜从第一年开始,就没有发愁过销路。因为一开始村里就统一注册了‘思西蔬菜’的商标,实行科学的田间管理,统一施肥、统一育苗、统一标准,市民知道我们的蔬菜绿色、无公害,每天都会有专人上门收购,定点销售也很受欢迎。”足不出村便可以找到挣钱的路子,难怪说这些时,白明成的脸上始终流露着幸福的笑容。

早干早挣钱,白明成作为村里最初13个大棚种植户中的一户,致富的示范效应显现出来。思西村的设施蔬菜园区从最初的20个蔬菜大棚,发展到如今的150个日光温室和50个拱棚,500亩土地上,温棚林立,整齐划一,蔚为壮观。然而,“年产蔬菜400万斤,还不够太原市民吃两天的。”王四保却说。

设施蔬菜园区办公室墙面上,“展望未来”的展板赫然在目:“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使思西村成为太原市一流的集蔬菜生产、加工、批发为一体的生态环保低成本、高效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使村民年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实现设施蔬菜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为市民的菜篮子工程作贡献,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

目前,思西村在册村民2900余人,已有13%的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尝到了甜头,且效益可观。“下一步,我们准备把村里的沟壑填平,那样就又能多出800亩地,再建100个蔬菜大棚,至少解决100户村民种植蔬菜的问题。到那时,村里有四成的村民参与到蔬菜大棚的种植中来,光景就会更好!”王四保说。
“我家的七间房子,2010年重新翻盖了,从窑洞变成了砖房,将来温棚多了,蔬菜种植上规模、上档次了,村民就可以盖别墅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白明成开心地笑着说。

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在菜农白明成的眼中,幸福就是一个大棚配件、一粒优种与不经意间脸上常常流露出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