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TEL:【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FAX:【微信BGF0099】
当前位置: 大棚首页 > 大棚新闻 > 正文

【走基层 看变化 喜迎十八大】安塞大棚蔬菜的“五个创新”

责任编辑:富农大棚 发布时间:2012-10-09 09:54:38

大棚西红柿喜获丰收

驱车穿行于安塞的川道和山区,随处可见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大棚,在秋日艳阳下,熠熠生辉。

安塞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降雨量少,自然条件差,但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发展棚栽业。1992年,安塞县通过对天津大棚菜市场的全面考察,大胆尝试,引进推广钢架大棚蔬菜种植。

经过近20年发展,安塞大棚蔬菜由最初的21棚,发展到目前的4.42万棚。去年全县蔬菜总产量18.27万吨,产值3.59亿元,棚均收入稳定在9900元以上。棚栽业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成为实实在在的富民第一产业。有9500户农民依靠棚栽业实现脱贫致富。

较高的收益,快速的发展,得益于安塞县在棚栽业发展中,没有一味地照搬寿光模式,而是以“五个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陕北山区实际的棚栽业发展模式。

创新一:山地建棚,拓展棚栽业发展空间

安塞有耕地166万亩,其中水地3600亩,25度以上退耕地57万亩,其余近110万亩都是6―15度的坡耕地。因此安塞农业发展的潜力在坡耕地。而最初安塞的大棚,全部建在川道。随着棚栽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适宜建大棚的川、水地几乎都建了大棚,安塞棚栽业遭遇了用地瓶颈。

要发展,必须大棚上山。安塞尝试在15度以上,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湾塌地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经过数年的尝试、失败、改进,安塞山地棚栽业独树一帜,欣欣向荣。与川地大棚相比,独具优势。

“山地大棚最突出的优点是抗寒保温、日照时间长、通风畅、土地利用率高。”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高功斌说,山地大棚阶梯式建造,棚与棚之间不需留遮阴带,可节省大量土地。加之坡耕地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蔬菜品质更高,更适宜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

2009年,真武洞镇井居村建成63座山地大棚,还配套了年存栏2200头生猪养殖场。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种植茄子对比发现,亩产量比川地大棚高2500公斤左右,棚均收入6万元以上,比川地大棚高出1万元左右。

安塞县因势利导,确立了“大棚上山、畜沼配套、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棚栽业发展思路。目前,全县已累计发展山地大棚16820亩,占全县大棚总数的49%。

创新二:集雨窖灌,突破山地大棚水“瓶颈”

发展山地大棚,最大的制约是缺水。安塞年均降雨量505.3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700立方米,且降水分布不均匀,雨量集中,作物生长关键期缺水,春夏旱尤为严重。

缺水问题不解决,棚栽业效益难以体现。安塞曾通过政府补贴修建水井和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来缓减生产用水矛盾,但遇到冬春连旱的年份,用水矛盾遽然加剧,菜农为水而战的事件屡有发生。

为彻底解决季节性缺水难题,受山地果园集雨窖灌的启示,安塞县在大棚间隙修建集雨池,把大棚棚面作为集雨场,利用山地大棚的落差实现自流灌溉,既保证了生产用水,又避免了春季暴雨和秋淋天气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棚体损坏,更重要的是使光热、降雨等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完善了山地大棚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

实践证明,正常天气情况下,当年集雨即可满足下茬作物70%的生产用水。

创新三:改良棚型,探索陕北山区建棚最佳模式

安塞县日光温室棚型结构发展经历了一坡一立、拱圆形半钢架、大跨度全钢架三个阶段。

2009年,安塞县在引进山东寿光第五代新型日光温室建造技术的同时,因地制宜推出跨度不同、下挖深度不同的三种改良型棚体,筛选出了一种温度高、产量高、效益好的棚型。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专家测算,该棚型阳光入射达到了最佳角度,能充分利用陕北的光热资源。

蔬菜局局长高志新说,这种棚型棚内温度要比其他棚高出4―6度,亩均收入高出寿光五型棚6000元以上,且单棚造价由原来的12万元降低到了7万元。

创新四:科技引领,提高棚栽业标准化水平

在扩张规模的同时,安塞县建立了高标准生态农业示范园,重点进行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以科技引领提升棚栽业发展水平。

近两年,全县共引进国内外78个蔬菜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6个高产高效优质品种,然后通过工厂化育苗推广到种植户,把风险留给政府,利益让给农民。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先后引进了微耕起垄机、自动卷帘、滑轮放风、刷土步条、移动式智能喷雾器等5项降低劳动强度的新技术,普及了防虫网、杀虫黄板蓝板、太阳能杀虫灯、紫外线杀菌灯等4项物理病虫防治技术,推广了集雨窖灌、膜下滴灌、水肥精量控制灌溉机、二氧化碳发生器、秸秆生物反应堆等5项节水补肥新技术,引进了物联网精准农业监测系统和太阳能玻璃温室。

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安塞棚栽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益。

创新五:多方融资,解决棚栽业资金难题

资金短缺是制约设施农业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安塞县通过财政补贴、争取金融部门支持、项目捆绑等办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县上制定了棚栽业发展优惠政策。农民每建1个新型大棚配件,县财政补助1万元。安装自动卷帘机的,每米再补助200元。对集中连片发展的,县上配套水、电、路基础设施。还建立了政府与银行合作长效机制。由涉农银行对新建棚农户每棚给予5万元贷款,县财政贴息两年。

同时,捆绑项目,把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农村电网改造等11个涉农项目捆绑在一起,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大力度支持棚栽业发展。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http://www.sxdaily.com.cn/data/jjxw/20121009_85954512_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