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TEL:【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FAX:【微信BGF0099】
当前位置: 大棚首页 > 大棚新闻 > 正文

密云大棚蔬菜喝上“天上水”

责任编辑:富农大棚 发布时间:2012-10-15 13:32:16

昆商糖网10月15日讯 走进密云县十里堡镇水泉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看到大棚里蔬菜正“喝”着从距大棚100米外的水池里引来的水。“蔬菜‘喝’的全部是今年夏天以来集蓄的雨水,一池水,用滴灌的方式灌溉,能种两茬儿菜。”种植户徐向东说。

“您可别小看这个水池和这些粗粗细细的管道,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徐向东说,基地建成膜面集雨系统5年来,不管是大雨小雨,落在大棚顶部的雨水都能全部流入集雨槽,通过集雨槽和输水管道流进了距离大棚100米之外的集雨池。蔬菜需要灌溉时,再利用滴灌的方式,将集雨池里的雨水引入大棚内,一年两茬儿大棚菜,足够使的。

徐向东向记者介绍起这套系统的原理和科技含量,该系统由集流槽、沉淀池、蓄水池及滴管四大部分组成。他们在大棚膜面一侧空地上建蓄水池,储存雨水;在蓄水池入水方向修建一个沉淀池,沉淀雨水中的泥沙、杂质。修建蓄水池时,他们采用的是新型模块材料,与传统砖混结构相比,具有承重性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防渗漏的功能也强。

“尽管这套膜面集雨系统,一次性投资得10万元,但用起来十分经济实惠。”徐向东算了一笔账,这套系统一年下来能集蓄雨水1万立方米,并且能连续使用10年以上,比抽取地下水给大棚蔬菜灌溉节省多了。另外,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利用“天上水”灌溉农田,也大大节约了地下水。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科学循环利用雨水是本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节约水资源,推动农村水利向资源水务转变的重要举措。目前,郊区像水泉村这样的雨洪利用工程有900余处,每年能留住“天上水”4000万余立方米,相当于20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本市将雨洪利用与防洪除涝、污水治理、再生水利用等相结合,探索出坑塘、沟道、膜面、塘坝、庭院5种雨洪集蓄模式。”市水务局负责人说,膜面雨洪利用模式是这5种模式之一,其他还包括坑塘雨洪利用,利用村内现有废弃坑塘、鱼池、砂石坑等,经过清淤、边坡护坝、沉淀过滤等设施建设,集蓄雨水,形成水面景观,灌溉绿地;沟道雨洪利用,山区县在水库下游地区,利用山涧沟道、排水沟渠,通过拦污、沉淀、过滤等设施的建设,汇集和存蓄雨水,用于农田和绿化灌溉。此外,塘坝和庭院两种集雨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