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TEL:022-68673519
  • MP:13302059397(天津)
  • MP:13752140814
  • FAX:13752140814
当前位置: 大棚首页 > 大棚新闻 > 正文

一座大棚就是一个“聚宝盆”

责任编辑:富农大棚 发布时间:2012-10-24 10:51:36

秋收时节,记者走进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二十四份子村,只见成排的塑料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满是圆又红的西红柿和翠绿的黄瓜,农民们采摘果实忙得汗湿衣衫;大棚外,北京、呼市、包头等地的客商与菜农们一起装箱打包,搬菜上车,忙得不亦乐乎。

种植大户菅大财从客商手中接过一沓钱,笑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线:“一座大棚就是一个‘聚宝盆’呀!我种了13座蔬菜大棚,年收入十几万元。能有这样的好光景,得归功于村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带头。”

二十四份子村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地区,“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是这里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2005年该村人均收入600多元。村民种地看不到希望,纷纷外出打工。2006年,新一届村党支部组建后,组织党员、群众到赤峰等地考察学习,邀请专家论证,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提出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的思路。村党支部书记王维荣率先搭建大棚开始试种,党员积极参与,当年就见到了效益。

以种植硬皮西红柿为例,村民菅大财算了一笔账:1座5分地的蔬菜大棚平均每茬产西红柿3700多公斤,1年可种植两茬,每斤按1块5毛钱计算,1座大棚年纯收入1.9万元。可观的收入让村民们纷纷搞起蔬菜大棚种植。目前,全村建成蔬菜大棚167座,种植户达57户,农民来自蔬菜大棚的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80%,人均增收900元。

该村党支部不仅帮助本村村民增收致富,也在石哈河镇予以推广。几年来,全镇建成日光温室蔬菜大棚1003座,形成巴宏塔、双盛美、二十四份、柏木井4个相对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示范点,使394户群众告别了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现状。

随着日光温室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销路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二十四份村党支部组建了石哈河镇日光温室蔬菜协会,开创了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时间、统一管理、统一上市的“五统一”模式管理经营,积极开拓市场,并聘请专业技术员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努力实现生产与市场的良性对接,逐步引导温室蔬菜种植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效提升了种植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