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TEL:022-68673519
  • MP:13302059397(天津)
  • MP:13752140814
  • FAX:13752140814
当前位置: 大棚首页 > 大棚新闻 > 正文

温室大棚“丝绵被”--水稻秸秆

责任编辑:富农大棚 发布时间:2012-11-01 10:55:31

每到水稻收获的季节,在一些地方,乡村干部都没日没夜地值守在田边地头,防止焚烧秸秆。而在宿城区罗圩乡,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当地干部都集中精力帮助农户将田间地头的水稻秸秆运往储草场、设施农业基地以及稻草帘加工厂,秸秆回收再利用已经让罗圩乡的农户尝到了甜头,也成为当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稻草成了“丝绵被” 

宿迁蓬勃农业有限公司坐落在罗圩乡唐圩村境内,这个蔬菜生产基地是上海客商侯保平2009年投资兴办的。记者来到这里,看到一辆又一辆手扶拖拉机源源不断地运来水稻秸秆。“这些稻草都是农户承包田里的,拉过来每车20元。”手扶拖拉机手张某说,他一天拉来十多车,轻轻松松就能挣200多元。

在这家蔬菜基地的大院子里,记者看到七八名农村妇女正在忙个不停,有的在粉碎机旁将刚拉来的水稻秸秆进行软化处理,另有几个人把软化后的水稻秸秆抱进蔬菜大棚,均匀地铺在已经开花的茄子秧下。“这是在给茄子盖‘丝绵被’。”一位大嫂笑着告诉记者,这里的蔬菜种植户已经掌握了冬季蔬菜大棚最新的科学管理方法,有了这些水稻秸秆,增产增收就有了保障。

据这里的投资商侯保平介绍,他3年前来到罗圩乡投资农业设施时,偶尔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关专家对冬季蔬菜大棚管理的研讨,其思路就是将水稻秸秆软化处理后铺设在大棚里,来年春天再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秸秆就地掩埋当作有机肥。“我从去年开始就这样做了,300亩蔬菜大棚全部运用这项技术,综合效益增加20%左右。”侯保平介绍说,经检测比对发现,覆盖稻草的大棚地温比没有覆盖稻草的大棚地温高出2℃,前者生产的蔬菜可提前10天上市,产量也比后者增产15%左右。

罗圩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马军说,给蔬菜大棚的蔬菜盖上“丝绵被”有五大优点,那就是增温、保潮、吸湿、除草和改良土壤。目前,全乡拥有3000亩蔬菜大棚,这项高效技术已经逐渐推广开来。

巧手编出大效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罗圩乡有着编织草帘的悠久历史,它成了农户发家致富的宝贝。在罗圩乡联伍村,每逢秋收秋种结束后,这里家家户户都在用稻草编织草帘,足不出户就迎来源源不断的订单。乡长许祥进介绍说,联伍村共有710个住户,依靠秸秆转化赚钱的农户占95%以上。

记者来到罗圩乡联伍村,看到各家各户的老年人都在编织稻草帘。半自动编织机器操作很简单,只要按照尺寸将稻草放在机架上,脚下一踩,尼龙绳就会将稻草捆扎好。如此反复,单草草帘很快就会编织出来。“单草编织的草帘成本很低,如规格为宽80厘米、长270厘米的草帘,总重量不到一公斤,所需成本也就一毛多钱。而一条草帘卖出去就是一块多钱,少说一条草帘也能赚八毛钱。”联伍村党支部书记陈士友说,用秸秆制作草帘销售,其经济效益相当于水稻的收入,粮草之间的比较效益达到1:1,也就是说,如果一亩水稻产值2000元,秸秆回收利用的效益也能达到2000元。

记者采访得知,当地农民生产的厚草帘大概2公斤重,每条售价为3元,它的总成本也就几毛钱。一位村民说,其实家家都有秸秆,所花的成本就是很不值钱的尼龙绳,这样算起来,每条草帘实际成本只是几分钱。“在我们联伍村,自家的秸秆都不够用,还经常到外地收购秸秆,大家都把秸秆当作‘金条’了。”陈士友告诉记者,仅编织草帘这一项,村民人均年收入就增长2000多元,按照目前的生产规模,除去农忙,全村富余劳动力一年生产草帘消耗的秸秆就达1.5万吨。

秸秆铺就产业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罗圩乡作为农业大乡,近年来经过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面积攀升,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目前保持在2.1万亩。目前该乡推广大棚蔬菜冬季铺设软化稻草实现增温、保潮以及改良土壤等效果,让反季节种植的蔬菜提前上市而卖出好价钱,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这都是水稻秸秆立下的功劳。随着蔬菜大棚、果品运输、建筑施工等需要大量的草帘,联伍村生产的草帘也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2004年,我发现当地居民编织草帘有了规模,就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宿迁市富民草帘合作社。”陈士友说,他作为合作社的社长,这些年来在带领村民致富上动了不少脑筋,也闯出了良性循环的路子。

记者在罗圩乡看到,忙于水稻秸秆软化给蔬菜大棚地面铺草的,以及编织草帘的农民大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记者询问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一天能编织多少条草帘。他说,如果一天编织8小时,一天就能编织出50条草帘,除去各种成本,加工费每天至少能赚50元。

据了解,仅联伍村生产草帘的年销售收入就突破500万元,几年来,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给村民创造了良好的赚钱机会。

乡长许祥进介绍说,生产草帘在联伍村已经形成了产业,同时也带动周边乡镇的村民利用秸秆挣钱。

来源:宿迁新闻网-宿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