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TEL:【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FAX:【微信BGF0099】
当前位置: 大棚首页 > 大棚新闻 > 正文

灌溉渠退水淹没百亩韭菜温室大棚

责任编辑:富农大棚 发布时间:2012-11-27 09:53:05

时下,正是菜农为韭菜铲叶、盖棚,准备50多天后在“双节”期间上市之时。然而甘谷县谢家湾乡刘河村的几十户村民却只能站在自家有架无棚、一片荒芜的韭菜地头望地兴叹。村民称自今年4月以来,本来长势良好的韭菜大棚被地边暴涨的灌溉渠水淹了无数次,以致菜死地荒。

村民投诉:种植多年的韭菜地荒了

11月21日,甘谷县谢家湾乡刘河村一村民刘学中给本报打电话称:“今年4月的一天,我种韭菜的两个棚被从磐安镇下来的灌溉渠水淹了,长得绿油油、脆生生的1亩多韭菜开始叶片泛黄。尽管我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因距离第一次被淹时间不长,又一次水漫大棚,韭菜最终叶烂根朽。”

记者前往刘河村采访时,年过半百的村民鲜想玉对记者说:“近些年来,一家老小几乎都围着大棚转,成天收菜、卖菜忙得不亦乐乎。今年倒好,地被淹后大半年时间赋闲在家,心慌慌的也不知干个啥好。”

据村民讲,他们种植的反季节大棚韭菜一年收三茬,头茬、二茬、三茬分别在一年中的腊月、二月、三月上市,其中头茬在价钱好时能卖到每公斤五六元左右,一个棚平均收益在1.4万至1.5万元左右,因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都很高。然而进入今年4月以后,刘河村4组60多户村民种植多年的大棚韭菜却不得不因被淹而拆棚。

记者目睹:个别菜地变身“鱼塘”

记者在刘河村看到,该村上百个大棚除极个别尚在外,其余均有架无棚,有的地表裂着大口,死掉的韭苔如麦茬似的戳在地里,有的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个别尚存的大棚韭菜叶片泛黄。靠近最东头的4个棚里至今一片汪洋,变身“鱼塘”。在田间地头,十几名村民围在一起,心急如焚地盘算着如果来年还是这样的话,这些地该怎么办?

村民鲜想玉抱着孙子指着被水浸泡的地说:“这里有我占地1亩的一个棚,自从被淹至今已有7个月时间,曾经给村委会领导多次反映过此事,但村上也无能为力。”

记者采访时,一名村民掀起棚上的塑料纸,伸进地里拔了一撮韭菜指着叶尖说:“原本抱着一丝希望把棚留了下来,可现在看来还是不行,菜叶泛黄根部出现腐烂,想赶今年腊月间上市是不行了!”

据了解,甘谷种植韭菜多年,因品质优良而走俏市场,其中磐安镇以燕家为主的韭菜产地2003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7年通过续展认证。与此同时,甘谷“燕家韭菜”于2007年取得国家工商局注册的“燕家”牌蔬菜商标。

调查走访:退水渠退水不畅所致

菜地被淹,到底因何造成?村民一致认为,“罪魁祸首”是自西向东从地里穿过的灌溉渠退水段部分因下游退水不畅,导致倾泄而下的大量退水冲过水渠护坡淹了大棚。

据了解,穿地而过的灌溉渠名为新马灌渠。记者自东向西沿渠走了400余米发现,这条宽约80厘米、深不足1米的退水渠垃圾遍地,致使本就不深的水渠更浅。在退水渠中段,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正用铁锹不停地将渠里的垃圾往外掏,在渠的沿线,从渠里掏出的烂塑料纸、韭菜根叶等垃圾随处可见。

记者就此事采访刘河村村支书鲜义海时,鲜义海说,看着几十户村民的百余亩地今年白白荒着,村委班子成员心里也很着急,为此,他曾不下10次找过谢家湾乡政府,据说乡上也将此事向县里相关部门反映过,然而至今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受损失的棚少说也有百十个,一个棚损失保守按1万元算,农民的损失在百万元左右!”鲜义海说。

水务部门:将疏浚渠道并新开退水渠

记者就此事采访甘谷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时得到的答复是,新马灌渠是甘谷县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该工程于2010年12月8日开工建设,2011年6月30日完成全部建设内容。2011年7月21日,新马灌渠移交磐安镇水利管理所,并签订了灌渠管理移交协议。

据甘谷县水务局讲,刘河村民反映的事发地处在新马渠刘河段,该段属于退水渠道,由于上游村民随意向渠道内倾倒杂草、废弃农产品和生活垃圾等,久而久之,大量的杂草、杂物在退水渠出口段淤积,且没有及时疏导,致使退水渠出口堵塞,渠水溢出渠堤,造成刘河村部分农田被淹。针对这个问题,县水务局责成磐安水利管理所督导和协调上游村民,不再随意向渠内倾倒杂草、杂物,并及时对渠道及退水渠出口等淤积部位进行疏浚,以保证新马渠刘河段退水渠通畅,退水及时。与此同时,县水务局将邀请设计部门在新马渠中、下游寻找一处有利于退水的位置,另建一条退水渠,以保证在刘河段退水不通畅时,能及时从上游快速切断水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村民说,根绝后患当然好,可目前的损失,谁来为他们埋单?

来源: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