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TEL:【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MP:【微信BGF0099】
  • FAX:【微信BGF0099】
当前位置: 大棚首页 > 大棚新闻 > 正文

大棚通向致富路 木耳变身“黑金子”

责任编辑:富农大棚 发布时间:2016-11-03 10:07:06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东宁,地处我国黑龙江省东南边境一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虽对发展传统农业形成一定的障碍,却也成就了颇具地方特色的黑木耳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东宁黑木耳的产量已经从2011年的13.98亿袋发展到今年的40.1亿袋,产值从48亿元增长到今年的101亿元,东宁一跃成为全国黑木耳第一县、全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之一和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产业销售基地。黑木耳作为东宁第一支柱产业,不仅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当地农民借此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用东宁人的话说:“撒下的是菌种,收获的是黑金子”。

  “不要小看这黑木耳,就是靠了它,东宁农民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1万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万元,连续5年位居全省之首。而在黑木耳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功不可没。”提起东宁的黑木耳,人民银行东宁县支行行长赵忠臣如数家珍。从他口中,记者了解到,作为县域金融的主力军,仅东宁农商行对黑木耳产业的贷款投放五年累计已超过20亿元,2016年,有2562户黑木耳种植户获得农商行资金2.35亿元。

  大棚种植让农户脱贫致富

  “东宁黑木耳的培育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东宁农商行董事长王波一边介绍情况,一边和记者走进一座木耳种植大棚

  他告诉记者,早期东宁采用较为原始的用采伐的木材种植木耳菌培育黑木耳的方法。2000年后,国家对木材采伐实行控制,当地农户开始尝试用锯沫培育黑木耳的新方法。到目前,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黑木耳经济产业链。

  大棚的主人名叫胡燕君,种黑木耳已经有6个年头,眼下家里两个养菌棚能培育菌种70-80万袋,大部分卖给其它种植户,30万袋自留。按照每袋木耳1元的收入计算,胡燕君每年在种植黑木耳上的收入就能超过30万元。“建一个大棚投入最少3-4万元,幸亏农商行贷给了我10万元,我又自筹了一部分资金,才有了现在这样的规模。”胡燕君指着一排排高大货架上的菌包对记者说。

  在东宁,像胡燕君这样受益于金融支持的种植户还有很多。盛德全算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东宁农商行信贷部经理贺成伟讲起这位和农商行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老客户来,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2000年时,刚成家没多久、生活拮据的盛德全第一次从农商行拿到了1万元的贷款用于种地。5年后,积累了良好信用的盛德全又申请到5万元,不过这一次他打算种植木耳地栽。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几年下来却是赚少赔多,给还款造成了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并没有断贷,还帮助他改进技术,优化经营管理水平。到了木耳采摘季节,我们的客户经理还到菌地帮忙采摘木耳,分析木耳质量,以便及时掌握生产情况。”主管信贷的副行长薛宏海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盛德全的黑木耳种植走上了正轨,目前还承包土地20多亩,建立大棚5个,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

  “今年,我行为大力支持黑木耳产业持续做强,把农户贷款利率从月息7.8%。直接下调至月息6.3%。,并且授信额度相应上浮25%。”贺成伟补充道。

  创新助力木耳产业化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黑木耳在东宁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适应黑木耳产业融资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东宁农商行在金融支农方式上也在进行调整和转变。

  王波告诉记者,通过开发黑木耳产业链各端客户,他们在信贷投放方面,已经实现由单一客户发展向产业链全面发展的转变,同时将支持的重点放在黑木耳产业链中的种植、加工、销售环节,促进黑木耳产业从单一种植到深加工,再到精加工全面发展。同时,由侧重支持农民脱困温饱向重点支持增收致富转变,并通过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农村地区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我们行从黑木耳种植开始就对耳农提供资金支持,并且贷款方式、贷款金额随着黑木耳行业规模的增长不断调整,最初仅扶持种植行业,之后扩大到对销售、收购、加工等行业全方位扶持。”王波介绍说。今年,东宁农商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033户共4.7亿元,其中黑木耳种植户占农户贷款的一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黑木耳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农商行在原有农户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互保贷款等信贷品种的基础上,优先扶持最新的棚室挂袋黑木耳栽培技术。截至9月末,共发放此类贷款269笔,累计金额1309万元。新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木耳种植的技术含量,提高了木耳的品质,也使耳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金融支农方式上,东宁农商行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农户的不同需求。根据客户群体的不同、贷款方式的不同、贷款用途的不同,分别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农户抵押贷款、农户质押贷款等基础类贷款,开办了黑木耳仓单质押贷款、“商易通”贷款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专业特色性贷款产品。

  以仓单质押类贷款为例,这项业务是黑木耳仓单为标的物而成立的一种质权,借款方为黑木耳经销商,由于多方参与、优势互补,扩大了融资途径,使动产抵押物进入银行资产业务行列中,同时违约风险也较低。

  薛宏海表示,这项新业务不仅优化了木耳产业的链条,同时也增强了地方产业的竞争能力。截至9月末,共发放木耳仓单质押贷款65笔,累计金额6750万元。

  深耕支农金融需求端

  在东宁,提起雨润绥阳黑木耳大市场无人不知。这家总占地面积144公顷,交易区达6.5万平方米的市场,共有660间交易门市,1000余户经营者进驻。

  “每年逢黑木耳旺季,市场内黑木耳库存量能达到4000余万斤,吸引了全国各地上万名木耳客商来采购,年销售量达10亿斤,占全国总销量的三分之二,销售额超300亿元。”赵忠臣介绍说。面对如此规模的市场,吸引了当地所有金融机构争相进入。

  2012年3月,东宁农商行率先在市场设立绥东分理处,当年投放贷款6000余万元,盈利300余万元。此后又通过降低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简化手续、组合式贷款品种等优惠和创新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了互利共赢。

  “为了减轻经销商利息负担,同时也增强我行的竞争力,扩大信贷市场占有率,贷款利率从最初的月息9%。降到月息7.2%。,今年又降到了月息5.67%。。”贺成伟告诉记者。此外,该行的贷款一站式服务,也大大减少了贷户办理业务的时间。

  “过去,经销商办理贷款需要和银行、保险公司、公证处及坤海仓储公司四方打交道,现在在我行的组织协调下,市场设立了办事处,各方均派出工作人员入驻,省去经销商奔波劳顿之苦,也提高了银行的放款效率。”他补充说。

  从一颗菌种的培育,到黑木耳产业链的形成,从农户分散种植的木耳大棚,到经销商云集的大市场,金融需求无处不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作为县域经济的金融力量,东宁农商行“支农”、“支小”、服务创新的定位和理念却从未改变,并且在大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良性发展。